电视机灰度什么意思,数字图像处理的灰度图像是什么意思
来源:整理 编辑:电视机技术 2025-01-03 05:55:31
本文目录一览
1,数字图像处理的灰度图像是什么意思
就是RGB三原色都是同一个量化数值的图像,肉眼看起来就是黑白电视哪种图像
2,请问在电视机中什么叫灰度信号
测试图上从左到右的黑白的条状图案由黑到白逐渐过渡,这个图案的信号就叫灰度信号你好!彩色电视是在黑白电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灰度信号”是黑白时期的视频图像信号。到了彩色时代,就是亮度信号,也叫Y信号如果对你有帮助,望采纳。
3,pixel intensity value是什么意思
pixel intensity value平均像素强度值; .很高兴为你解答!如有不懂,请追问。 谢谢!是像素亮度,每个象素都有相应的亮度,这个亮度和色相是没有关系的,同样的亮度既可以是红色也可以是绿色,就如同黑白(灰度)电视机中的图像一样,单凭一个灰度并不能确定是红色还是绿色。 所以,像素的亮度和色相是无关的。 像素的亮度值在0至255之间,靠近255的像素亮度较高,靠近0的亮度较低,其余部分就属于中间调。这种亮度的区分是一种绝对区分,即255附近的像素是高光,0附近的像素是暗调,中间调在128左右。
4,色彩模式中YIQ是指什么
YIQ色彩空间 :YIQ色彩空间通常被北美的电视系统所采用,属于NTSC(National Television Standards Committee)系统。这里Y不是指黄色,而是指颜色的明视度(Luminance),即亮度(Brightness)。其实Y就是图像的灰度值(Gray value),而I和Q则是指色调(Chrominance),即描述图像色彩及饱和度的属性。在YIQ系统中,Y分量代表图像的亮度信息,I、Q两个分量则携带颜色信息,I分量代表从橙色到青色的颜色变化,而Q分量则代表从紫色到黄绿色的颜色变化。将彩色图像从RGB转换到YIQ色彩空间,可以把彩色图像中的亮度信息与色度信息分开,分别独立进行处理。
5,名词解释灰度
灰度使用黑色调表示物体。 每个灰度对象都具有从 0%(白色)到 灰度条100%(黑色)的亮度值。 使用黑白或灰度扫描仪生成的图像通常以灰度显示。 使用灰度还可将彩色图稿转换为高质量黑白图稿。 在这种情况下,Adobe Illustrator 放弃原始图稿中的所有颜色信息;转换对象的灰色级别(阴影)表示原始对象的亮度。 将灰度对象转换为 RGB 时,每个对象的颜色值代表对象之前的灰度值。 也可以将灰度对象转换为 CMYK 对象。 自然界中的大部分物体平均灰度为18%。 在物体的边缘呈现灰度的不连续性,图像分割就是基于这个原理。 编辑本段什么是灰度色 所谓灰度色,就是指纯白、纯黑以及两者中的一系列从黑到白的过渡色。我们平常说所的黑白照片、黑白电视,实际上都应该称为灰度照片、灰度电视才确切。灰度色中不包含任何色相,即不存在红色、黄色这样的颜色。 灰度的通常表示方法是百分比,范围从0%到100%。Photoshop中只能输入整数,在Illustrator和GoLive允许输入小数百分比。 注意这个百分比是以纯黑为基准的百分比。与RGB正好相反,百分比越高颜色越偏黑,百分比越低颜色越偏白。 灰度最高相当于最高的黑,就是纯黑。灰度最低相当于最低的黑,也就是“没有黑”,那就是纯白。 虽然灰度共有256级,但是由于Photoshop的灰度滑块只能输入整数百分比,因此实际上从灰度滑块中只能选择出101种(0%也算一种)灰度。大家可以在灰度滑块中输入递增的数值然后切换到RGB滑块察看,可以看到:0%的灰度RGB数值是255,255,255;1%灰度的RGB数值是253,253,253;2%灰度RGB值为250,250,250。也就是说,252,252,252这样的灰度是无法用Photoshop的灰度滑块选中的。相比之下Illustrator的灰度允许输入两位小数,使得选色的精确性大大提高了 。 编辑本段灰度与像素的关系 一般,像素值量化后用一个字节(8b)来表示。如把有黑-灰-白连续变化的灰度值量化为256个灰度级,灰度值的范围为0~255,表示亮度从深到浅,对应图像中的颜色为从黑到白。黑白照片包含了黑白之间的所有的灰度色调,每个像素值都是介于黑色和白色之间的256种灰度中的一种。 同时,分辨率和灰度值是显示器的两个重要技术指标。数字图像在计算机上以位图(bitmap)的形式存在,位图是一个矩形点阵,其中每一点称为像素(pixel),像素是数字图像中的基本单位。一幅m×n大小的图像,是由m×n个明暗度不等的像素组成的。数字图像中各个像素所具有的明暗程度由灰度值(gray level)所标识。一般将白色的灰度值定义为255,黑色灰度值定义为0,而由黑到白之间的明暗度均匀地划分为256个等级
6,液晶的黑白与灰阶响应时间有什么不同
我们肉眼所见的液晶屏幕上的每一个点,即一个像素,是由红、绿、蓝(RGB)三个子像素组成的,每一个子像素的颜色值由0~255级(共256级)不同的亮度来表示,这些不同层次的亮度就称为“灰度色阶”(即灰阶)。在这个渐变的范围内,数值越低颜色越暗(最暗为0),反之则越亮(最亮为255)。而灰阶响应时间(GTG, Gray To Gray)就表示液晶显示器从某一个灰阶变换到另一个灰阶所需要的时间,它可以全面体现LCD各种色彩变化(即灰阶变化)的真实速度。
以前我们常说的响应时间,仅仅表示LCD在全黑和全白之间转换的速度,它只是灰阶响应时间的一种。在所有的灰阶级别中,全黑和全白之间的切换时间是最短的,因此,灰阶响应时间才是液晶显示器更为实际和重要的参数。黑白的比较老化但是具实用性快速启动
灰介的先进点但启动慢说到灰阶响应时间,首先来看一下什么是灰阶。我们看到液晶屏幕上的每一个点,即一个像素,它都是由红、绿、蓝(RGB)三个子像素组成的,要实现画面色彩的变化,就必须对RGB三个子像素分别做出不同的明暗度的控制,以“调配”出不同的色彩。这中间明暗度的层次越多,所能够呈现的画面效果也就越细腻。以8 bit的面板为例,它能表现出256个亮度层次(2的8次方),我们就称之为256灰阶。
由于液晶分子的转动,LCD屏幕上每个点由前一种色彩过渡到后一种色彩的变化,这会有一个时间的过程,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响应时间。因为每一个像素点不同灰阶之间的转换过程,是长短不一、错综复杂的,很难用一个客观的尺度来进行表示。因此,传统的关于液晶响应时间的定义,试图以液晶分子由全黑到全白之间的转换速度作为液晶面板的响应时间。由于液晶分子“由黑到白”与“由白到黑”的转换速度并不是完全一致的,为了能够尽量有意义的标示出液晶面板的反应速度,传统的响应时间的定义,基本以“黑—白—黑”全程响应时间作为标准。
但是当我们玩游戏或看电影时,屏幕内容不可能只是做最黑与最白之间的切换,而是五颜六色的多彩画面,或深浅不同的层次变化,这些都是在做灰阶间的转换。事实上,液晶分子转换速度及扭转角度由施加电压的大小来决定。从全黑到全白液晶分子面临最大的扭转角度,需施以较大的电压,此时液晶分子扭转速度较快。但涉及到不同不同明暗的灰度切换,实现起来就困难了,并且日常在显示器上看到的所有图像,都是灰阶变化的结果,因此黑白响应的测量方式已经不能正确的表达出实际的意义,为此,灰阶响应时间的概念就顺应而出了。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灰阶响应更难控制,需要的时间更长,但实际情况却有可能完全相反。因为厂商可以通过特殊的技术,使灰阶响应时间大大提高,反过来比传统的黑白响应时间短很多。比如使用响应时间加速芯片,可以使25ms黑白响应时间的产品拥有8ms的灰阶响应时间。灰阶响应时间与原来的黑白响应时间含义和性质差别很大,两者之间没有明确的对应关系,但又都是对液晶响应时间的描述。
从2005年开始灰阶响应逐渐为众多厂商所使用,总的来说,这些产品通常使用了更好的响应时间控制方式,比如各个象素的响应时间更加稳定、统一。灰阶响应时间短的产品脱影现象也更少一些,画面质量也更好,尤其在播放运动图像的时候,因此游戏玩家或者爱看影碟的用户可以更多考虑液晶显示器的这个参数。
所谓黑白响应时间是液晶显示器各像素点对输入信号反应的速度,即像素由暗转亮或由亮转暗所需要的时间(其原理是在液晶分子内施加电压,使液晶分子扭转与回复)。常说的25ms、16ms就是指的这个响应时间,响应时间越短则使用者在看动态画面时越不会有尾影拖曳的感觉。一般将黑白响应时间分为两个部分:上升时间(Rise time)和下降时间(Fall time),而表示时以两者之和为准。
CRT显示器中,只要电子束击打荧光粉立刻就能发光,而辉光残留时间极短,因此传统CRT显示器响应时间仅为1~3ms。所以,响应时间在CRT显示器中一般不会被人们提及。而由于液晶显示器是利用液晶分子扭转控制光的通断,而液晶分子的扭转需要一个过程,所以LCD显示器的响应时间要明显长于CRT。
从早期的25ms到大家熟知的16ms再到最近出现的12ms甚至8ms,响应时间被不断缩短,液晶显示器不适合娱乐的陈旧观念正在受到巨大挑战。可以先做一个简单的换算:30毫秒=1/0.030=每秒钟显示33帧画面;25毫秒=1/0.025=每秒钟显示40帧画面;16毫秒=1/0.016=每秒钟显示63帧画面;12毫秒=1/0.012=每秒钟显示83帧画面。可以看出12ms的诞生意味着液晶制造的一个巨大进步。
但要注意的是,液晶显示器都有一个扫描频率的限制,特别是对于场频(又称刷新率),很多都限制在75Hz以下,而就一般概念而言,75Hz意味着一秒刷新75帧画面,这样看上去就达不到12ms对应的每秒83帧画面了。
实际上,我们上面所说的12ms响应时间是针对全黑和全白画面之间切换所需要的时间,这种全白全黑画面的切换所需的驱动电压是比较高的,所以切换速度比较快,可以达到12ms;而实际应用中大多数都是灰阶画面的切换(其实质是液晶不完全扭转,不完全透光),所需的驱动电压比较低,故切换速度相对较慢。因此从2005年开始,很多厂商已经开始强调灰阶响应时间的重要性,不过灰阶响应时间可以通过特殊方法提高,因此与黑白响应时间之间并没有明确的对应关系,相当于一个全新的描述响应时间的参数。
据数据表明:响应时间30毫秒=1/0.030=每秒钟显示器能够显示33帧画面,这是已经能满足DVD播放的需要;响应时间25毫秒=1/0.025=每秒钟显示器能够显示40帧画面,完全满足DVD播放以及大部分游戏的需要;而玩那种激烈的动作游戏(如QUAKEIII、UT2003、DOMMIII)、极速追逐赛等游戏要达到毫无拖影的话,所需要的画面显示速度都要在每秒60帧以上,即需要的响应时间=1/每秒钟显示器能够显示60帧画面=16.6毫秒。
文章TAG:
电视机灰度什么意思 数字图像处理的灰度图像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