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90年代电视普遍吗 一般的的动画片几点播出

4点多到6点,翡翠台,本港台
提供一下!简介,类型,哪国的?

90年代电视普遍吗 一般的的动画片几点播出

2,电视是什么时候在中国家庭中普及的

80年代末在上海北京以及沿海普及90年代中期普及到西部地区改革开放大好成就啊!!

电视是什么时候在中国家庭中普及的

3,电视什么时候开始普遍使用

80年代初
应该是80年代末
90年代初吧

电视什么时候开始普遍使用

4,中国电视开始普及是在哪一年

1958年,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前身)试验播出,标志着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1970年12月26日,我国第一台彩色电视机在天津712厂诞生,从此拉开了我国彩电业生产的序幕。1978年初,北京等几大城市开始凭票限量供应少量匈牙利和日本进口的彩色电视机。1978年,国家批准原上海电视机厂即现在的上广电集团从国外引进第一条彩电生产线,1982年竣工投产。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购买彩色电视机的城乡居民也越来越多,从此,彩色电视在中国进入了普及阶段。扩展资料电视是指利用电子技术及设备传送活动的图像画面和音频信号的设备,是重要的广播和视频通信工具,电视机最早由英国工程师约翰·洛吉·贝尔德在1925年发明,主要由信号系统、扫描系统和电源电路等构成。电视的工作原理是利用人眼的视觉残留效应显现一帧帧渐变的静止图像,形成视觉上的活动图像。从使用效果和外形来区分,电视主要分为5大类:平板电视、CRT显像管电视、背投电视、投影电视和3D电视。现代电视又主要分为网络电视、数字电视、互联网电视、移动电视和户外电视等几类。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电视

5,七八十年代的四大家用电器是什么

收音机 电风扇,录音机,黑白电视机(有的是自己组装的,9英吋大小,至80年代中期,国内才开始组装彩电,此前彩电基本是整机进口及出口人员带回)
七八十年代的家用电器,最普遍的就是收音机。

6,电视是什么时候发明和普及呢

英国电器工程师约翰·洛吉·贝尔德发明了电视。 1930年至1940年,是电视成型的时代。电视信号从点到面顺序取样、传送和复现是靠扫描来完成。各国的电视扫描制式不尽相同,在中国是每秒25帧,每帧625行。每行从左到右扫描,每帧按隔行从上到下分奇数行、偶数行两场扫完,用以减少闪烁感觉。扫描过程中传送图像信息,当扫描电子束从上一行正程结束返回到下一行起始点前的行逆程回扫线,以及每场从上到下扫完,回到上面的场逆程回扫线均应予以消隐。在行场消隐期间传送行场同步信号,使收、发的扫描同步,以准确地重现原始图像。扩展资料:高频放大器作用是选择并放大由接高额调谐器接收到的高频电视节目信号,经过混频处理得到图像中额信号和伴音中频信号。中频(第一中频)信号声表面的作用是形成图像中放的幅频特性。预中放的作用:放小信号(20 dB放小量),补偿声表面滤波器对信号的损耗。表面滤波器实现高额调谐器与图像中放之间的阻抗匹配。ACC(自动增益控制)电路:通过控制中放和高放电路的增益,从而保持检波器输出AGC和ANC的视频信号电压幅度基本稳定;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电视

7,七八十年代的家用电器有什么

七八十年代的家用电器,最普遍的就是收音机。
收音机 电风扇,录音机,黑白电视机(有的是自己组装的,9英吋大小,至80年代中期,国内才开始组装彩电,此前彩电基本是整机进口及出口人员带回)
半导体收音机,9吋黑白晶体管电视机,12吋黑白显像管电视机,14吋彩色显像管电视机,21吋彩色显像管电视机,28吋彩色显像管电视机,29吋彩色显像管电视机,34吋彩色显像管电视机,大尺寸背投式电视机,电吹风机,手提四喇叭收音机,磁带录音机,单门电冰箱,进口双门电冰箱,单桶洗衣机,双桶洗衣机,磁带摄像机,落地半导体音响设备,磁带歌曲,电热水瓶,电水壶,电饭锅,微波炉,电熨斗,等等。

8,彩色电视是什么时候在中国普及的

1985年中国彩电的发展历程:1958年,中国第一台黑白电视机北京牌14英寸黑白电视机在天津712厂诞生。1970年12月26日,中国第一台彩色电视机在同一地点诞生,从此拉开了中国彩电生产的序幕。1978年,国家批准引进第一条彩电生产线,定点在原上海电视机厂即的上广电集团。1982年10月份竣工投产。不久,国内第一个彩管厂咸阳彩虹厂成立。1985年,中国电视机产量已达1663万台,超过了美国,仅次于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的电视机生产大国。但由于中国电视机市场受结构、价格、消费能力等条件的限制,电视机普及率还很低,城乡每百户拥有电视机量分别只有17.2台和0.8台。1987年,中国电视机产量已达1934万台,超过了日本,成为世界最大的电视机生产国。1985-1993年,中国彩电市场实现了大规模从黑白电视替换到彩色电视的升级换代。扩展资料中国第一台国产电视:1958年3月17日,国营天津无线电厂就生产出了中国第一台国产电视机。可以说,对于电视机,那时的国人并不陌生。但由于经济水平等原因,“买电视”“看电视”在那时,是一件奢侈的事情。直到进入改革开放时代,电视机才真正开始走入寻常百姓家。就以喜剧片《月亮湾的风波》热映时的1983年来说,中国电视机销量,当时正以每年百分之十二以上的速度暴增,全年销售电视机八百四十四万台。1958年底,中国大城市的电视机普及率已达百分之八十六,小城市的电视普及率是百分之八十三。虽然大多都是黑白电视,但每百户中国城市家庭,就有至少八十台电视机。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彩电

9,电视机的发展历程

1、1883年圣诞节,德国电气工程师尼普科夫用他发明的“尼普科夫圆盘”使用机械扫描方法,作了首次发射图像的实验。每幅画面有24行线,且图像相当模糊。2、1908年英国斯文顿、俄国罗申克夫提出电子扫描原理,奠定了电视技术的理论基础。3、1923年电视的发明者之一美籍苏联人兹瓦里金,发明静电积贮式摄像管。1923年发明电子扫书描式显像管,这是电视摄像术的先驱。4、1926年电视的发明者之一贝尔德,向英国报界作了一次播发和接收电视的表演。5、1927——1929年贝尔德通过电话电缆首次进行机电式电视试播;首次短波电视试验;英国广播公司开始长期连续播发电视节目。6、1930年实现电视图像和声音同时发播。7、1931年首次把影片搬上电视银幕。 在伦敦通过电视欣赏了英国著名的地方赛马会实况转播。电视的发明者之一美国人费罗·法恩斯沃斯发明了每秒种可以映出25幅图像的电子管电视装置。8、1939年美国无线电公司开始播送全电子式电视。瑞士菲普发明第一台黑白电视投影机 。9、1940年美国古尔马研制出机电式彩色电视系统。10、1954年美国得克萨期仪器公司研制出第一台全晶体管电视接收机。11、1972年日本研制出彩色电视投影机。1973年数字技术用于电视广播,实验证明数字电视可用于卫星通信。1979年世上第一个“有线电视”在伦敦开通。它是英国邮政局发明的。它能将计算机里的信息通过普通电话线传送出去并显示在用户电视机屏幕上。12、1981年日本索尼公司研制出袖珍黑白电视机,液晶屏幕仅2.5英寸,由电池供电。1984年日本松下公司推出“宇宙电视”。该系统的画面宽3.6米,高4.62米,相当于210英寸,可放置在小型卡车上,在小街和广场等需要的地方播放。即使是白天,在室外也能得到色彩鲜艳,明亮的图像。13、1985年英国电信公司(BT)推出综合数字通信网络。它向用户提供话音、快速传送图表 、传真、慢扫描电视终端等。扩展资料:电视机的主要部件无论是彩色电视机还是黑白电视机,它的机箱一般是由前面板(前框)、中框和后盖三个部分组成。在常规的维修工作中,前面板和中框不必拆开,仅需卸掉后盖即可进行一般的维修操作,所以有一部分电视机的前面板和中框做成一个整体。卸掉后盖即可看到电视机内的主要部件,它们可以分成三大部分:机箱后盖,前面板、中框和显像管等,主印制底板(机心)及各种部件。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电视
19世纪末,少数先驱者开始研究设计传送图像的技术。1904年,英国人贝尔威尔和德国人柯隆发明了一次电传一张照片的电视技术,每传一张照片需要10分钟。1924年,英国和德国科学家几乎同时运用机械扫描方式成功地传出了静止图像。但有线机械电视传播的距离和范围非常有限,图像也相当粗糙。 1923年,俄裔美国科学家兹沃里金申请到光电显像管、电视发射器及电视接收器的专利,他首次采用全面性的“电子电视”发收系统,成为现代电视技术的先驱。电子技术在电视上的应用,使电视开始走出实验室,进入公众生活之中,1925年,英国科学家研制成功电视机。1928年,美国纽约31家广播电台进行了世界上第一次电视广播试验,由于显像管技术尚未完全过关,整个试验只持续了30分钟,收看的电视机也只有十多台,此举宣告了作为社会公共事业的电视艺术的问世,是电视发展史上划时代的事件。 1929年美国科学家伊夫斯在纽约和华盛顿之间播送50行的彩色电视图像,发明了彩色电视机。1933年兹沃里金又研制成功可供电视摄像用的摄像管和显像管。完成了使电视摄像与显像完全电子化的过程,至此,现代电视系统基本成型。今天电视摄影机和电视接收的成像原理与器具,就是根据他的发明改进而来。 (2)电视艺术在英国、美国的发展:教材强调了20世纪30~40年代,电视艺术在英国和美国有了长足的发展。建议教师结合教材,适当补充资料即可。 1936年11月2日,英国广播公司在伦敦郊外的亚历山大宫,播出了一场颇具规模的歌舞节目,并首次开办每天2小时的电视广播。全伦敦只有200多台收视电视机,但它标示着世界电视事业开始发迹。对当年柏林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报道,更是年轻的电视事业的一次大亮相。当时共使用了4台摄像机拍摄比赛情况。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全电子摄像机。这台机器体积庞大,它的一个1.6米焦距的镜头就重45公斤,长2.2米,被人们戏称为电视大炮。此后,价格相当昂贵的电视在英国中上层家庭开始有所普及。1937年,该公司播映英王乔治五世的加冕大典时,英国已有5万观众在观看电视。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英国约有两万家庭拥有了电视机。 1939年4月30日,美国无线电公司通过帝国大厦屋顶的发射机,传送了罗斯福总统在世界博览会上致开幕词和纽约市市长带领群众游行的电视节目。成千上万的人拥入百货商店排队观看这个新鲜场面。二战结束时,美国约有7000台电视机。二战前开办电视的还有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国。 (3)电视艺术的普及应用:建议教师从电视艺术普及的条件、时间及表现三方面把握教材。 联系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结合本节整体教材指出电视艺术普及的条件:电子技术等方面的进步,社会巨大变化和人类新的精神需求及商业利润的驱动。建议教师从电视机研制、电视转播、电视节目制作三方面稍作补充,如:电视机经历了从黑白到彩色,从电子管、晶体管电视迅速发展到集成电路电视,目前,电视正在向智能化、数字化和多用途化迈进;电视转播也由卫星传播到卫星直播。 表现:教材以美国和中国为例加以说明,首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电视事业发展超过英国:从1949年到1951年,电视机数目从1百万台跃升为1千多万台,1960年全美电视台高达780座,电视机近三千万台,约有87%的家庭拥有至少一台电视机。同时期英国只有190万台电视机,法国3万台,加拿大2万,日本4千台。1993年底,美国98%的家庭拥有至少一台电视机,其中99%为彩色电视机。 1958年,中国第一台黑白电视机在天津诞生,同年,开始试播。当时,全国只有50多台黑白电视机。1971年,全国已建有电视台32座。21世纪初,中国大陆的电视覆盖率高达94%。
x惺惺相惜惺惺相惜惺惺相惜惺惺相惜到底是谁啊啊
电视技术的发展主耍经历了由机械电视到电子电视,由黑白电视到彩色电视的发展过程。 电视技术起始于本世纪的20年代。彩色电视发展主要经历了由机械电视到电子电视、由黑白电视到彩色电视的发展过程。 1926年,英国工程师约翰?贝德利用机械扫描的方法,作了实验性的电视播出。11年后,英国BBC公司研,制成功用电子扫描的黑白电视系统,并正式播出了黑白电视节目。1950年前后,美国在发展黑白电视的基础上对彩色电视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在1953年秋确定了同黑白电视相兼容的NTSC彩色电视制式,从而完成了黑白电视向彩色电视的过渡。1954年4月1日,美国首次在世界上正式播放视的过渡。1954年4月1日,美国首次在世界上正式播放了彩色电视节目。 1956年,法国亨利?迪?法莱西博士提出了另一种由NTSC制基础上改进而来的彩色电视制式SECAM制。 1960年,西德德律风根公司的赫尔,伯鲁赫工程师提出了PAL制,它基本上保留了NTSC制的优点,采取了一些改进措施。1966年,西德和英国确定PAL制为国家标准。
电视机的发展历程 自从20世纪电视机问世以来,人们听觉和视觉得到了无限的伸展,是它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电视机的发展,从黑白到彩色,从模拟到数字,从球面到超平以及纯平,一直都是沿著画质和音质的主线在作翻新,长期以来业内形成了各厂家都把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定在了高清晰数字彩电上,以海信互动电视为代表的信息彩电的问世,为中国的彩电业发展指出了一条明路。 互动电视是海信投资上亿元打造出来的,他们将自主研发的互动网络模块与电视机芯融为一体,可以通过宽带或电话线实现电视上因特网,并采用图像叠加技术,在永不中断电视节目的同时,提供无穷的图文信息服务,并做到了在线升级,产品永不过时。

10,世界电视发展史

1、1926年电视的发明者之一贝尔德向英国报界作了一次播发和接收电视的表演。2、1927——1929年贝尔德通过电话电缆首次进行机电式电视试播;首次短波电视试验;英国广播公司开始长期连续播发电视节目。3、1931年首次把影片搬上电视银幕。 人们在伦敦通过电视欣赏了英国著名的地方赛马会实况转播。电视的发明者之一美国人费罗·法恩斯沃斯发明了每秒种可以映出25幅图像的电子管电视装置。4、1936年英国广播公司采用贝尔德机电式电视广播,第一次播出了具有较高清晰度,步入实用阶段的电视图像。5、1939年美国无线电公司开始播送全电子式电视。瑞士菲普发明第一台黑白电视投影机 。6、1951年美国H.洛发明三枪荫罩式彩色显像管,洛伦期发明单枪式彩色显像管。7、1966年美国无线电公司研制出集成电路电视机。3年后又生产出具有电子调谐装置的彩色电视接收机。8、1972年日本研制出彩色电视投影机。9、1979年世上第一个“有线电视”在伦敦开通。它是英国邮政局发明的。它能将计算机里的信息通过普通电话线传送出去并显示在用户电视机屏幕上。10、1984年日本松下公司推出“宇宙电视”。该系统的画面宽3.6米,高4.62米,相当于210英寸,可放置在小型卡车上,在小街和广场等需要的地方播放。系统中采用了松下独家研制的“高辉度彩色发光管”,即使是白天,在室外也能得到色彩鲜艳,明亮的图像。12、1985年英国电信公司(BT)推出综合数字通信网络。它向用户提供话音、快速传送图表 、传真、慢扫描电视终端等。1991年11月25日日本索尼公司的高清晰度电视开始试播:其扫描线为1125条,图像质量提高了100%;画面纵横比改传统的9:12为9:16,增强了观赏者的现场感;平机视角从10度扩展到30度,映图更有深度感;电视面像“画素”从28万个增加 为127万个单位面积画面的信息量一举提高了近4倍……因此,观看高清晰度电视的距离不是过去屏高的7倍而是3倍,且伴音逼真,采用4声道高保真立体声,富有感染力。13、1996年日本索尼公司推向市场“壁挂”式电视:其长度60厘米、宽38厘米,而厚度只有3.7厘米,重量仅1.7千克,犹如一幅壁画。扩展资料自从20世纪电视机问世以来,人们听觉和视觉得到了无限的伸展,是它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电视机的发展,从黑白到彩色,从模拟到数字,从球面到超平以及纯平,一直都是沿著画质和音质的主线在作翻新。长期以来业内形成了各厂家都把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定在了高清晰数字彩电上,以海信互动电视为代表的信息彩电的问世,为中国的彩电业发展指出了一条明路。互动电视是海信投资上亿元打造出来的,他们将自主研发的互动网络模块与电视机芯融为一体。可以通过宽带或电话线实现电视上因特网,并采用图像叠加技术,在永不中断电视节目的同时,提供无穷的图文信息服务,并做到了在线升级,产品永不过时。参考资料:搜狗百科—电视
简史  家用电器问世已有近百年历史,美国被认为是家用电器的发祥地。1879年,美国t.a.爱迪生发明白炽灯,开创了家庭用电时代。美国电力工业的发展,为家用电器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20世纪初,美国e.理查森发明的电熨斗投放市场,受到普遍欢迎。电熨斗的广泛使用改变了当时仅在夜间供电的传统并促使其他家用电器相继问世。因此,人们认为美国的家用电器工业发轫于电熨斗。1907年,具有现代产品雏型的吸尘器问世。1910年,电动洗衣机和压缩机式家用电冰箱相继问世。1914年电灶出现。1930年,房间空气调节器问世。1937年,全自动洗衣机研制成功。从此,电气类产品的产量迅速增长,品种不断增加和更新。   19世纪末,爱迪生效应的发现和验证电磁波存在的实验,为电子学的诞生创造了条件。1895年,意大利g.马尔可尼发明无线电报,促成了无线电话和无线电广播的出现。1904年,英国j.a.弗莱明发明了二极电子管。1906年,美国l.d.福雷斯特发明具有放大能力的三极电子管。之后,四极管、五极管、更多极的电子管和复合管相继问世。电子管作为第一代的电子器件,在晶体管发明以前的近半个世纪里,起过非常重要的作用。1919年,超外差式接收机问世,为收音机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同年,第一个定时播发语言和音乐的无线电广播电台在英国建成,次年,在美国的匹兹堡又建成一座无线电广播电台。1923年和1924年,美国v.k.兹沃雷金相继发明了摄像管和显像管;1931年,他组装成世界上第一个全电子电视系统。约在30年代末,英、美先后开始了试验性的电视广播,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电视广播便在各国逐渐普及。1954年,美国采用ntsc制正式开始彩色电视广播。1963年和1966年,联邦德国、法国分别确定了兼容的pal和secam彩色电视制式。1898年丹麦人发明了磁性(钢丝)录音机,1935年德国通用电气公司制成了磁带录音机,1963年荷兰飞利浦公司发明了盒式磁带,从此盒式磁带录音机很快普及。
发展历程  诞生过程  1883年圣诞节  德国电气工程师尼普科夫用他发明的“尼普科夫圆盘”使用机械扫描方法,作了首次发射图像的实验。每幅画面有24行线,且图像相当模糊。  1908年  英国肯培尔.斯文顿、俄国罗申克夫提出电子扫描原理,奠定了电视技术的理论基础。  1923年  电视的发明者之一美籍苏联人兹瓦里金(又译维拉蒂米尔·斯福罗金)发明静电积贮式摄像管。1923年发明电子扫书描式显像管,这是电视摄像术的先驱。  1925年  英国约翰.洛奇.贝尔德,根据“尼普科夫圆盘”进行了新的研究工作,发明机械扫描式电视摄像机和接收机。当时画面分辨率仅30行线,扫描器每秒只能5次扫过扫描区,画面本身仅2英寸高,一英寸宽。在伦敦一家小商店向公众作了表演。  1926年  电视的发明者之一贝尔德向英国报界作了一次播发和接收电视的表演。  1927——1929年  贝尔德通过电话电缆首次进行机电式电视试播;首次短波电视试验;英国广播公司开始长期连续播发电视节目。  1930年  实现电视图像和声音同时发播。  1931年  首次把影片搬上电视银幕。 人们在伦敦通过电视欣赏了英国著名的地方赛马会实况转播。电视的发明者之一美国人费罗·法恩斯沃斯发明了每秒种可以映出25幅图像的电子管电视装置。  1936年  英国广播公司采用贝尔德机电式电视广播,第一次播出了具有较高清晰度,步入实用阶段的电视图像。  1939年  美国无线电公司开始播送全电子式电视。瑞士菲普发明第一台黑白电视投影机 。  1940年  美国古尔马研制出机电式彩色电视系统。  1949年12月17日  开通使用第一条敷设在英国伦敦与苏登.可尔菲尔特之间的电视电缆。  1951年  美国H.洛发明三枪荫罩式彩色显像管,洛伦期发明单枪式彩色显像管。  1954年  美国得克萨期仪器公司研制出第一台全晶体管电视接收机。  1966年  美国无线电公司研制出集成电路电视机。3年后又生产出具有电子调谐装置的彩色电视接收机。  1972年  日本研制出彩色电视投影机。  1973年  数字技术用于电视广播,实验证明数字电视可用于卫星通信。  1976年  英国完成“电视文库”系统的研究,用户可以直接用电视机检查新闻,书报或杂志。  1977年  英国研制出第一批携带式电视机。  1979年  世上第一个“有线电视”在伦敦开通。它是英国邮政局发明的。它能将计算机里的信息通过普通电话线传送出去并显示在用户电视机屏幕上。  1981年  日本索尼公司研制出袖珍黑白电视机,液晶屏幕仅2.5英寸,由电池供电。  1984年  日本松下公司推出“宇宙电视”。该系统的画面宽3.6米,高4.62米,相当于210英寸,可放置在小型卡车上,在小街和广场等需要的地方播放。系统中采用了松下独家研制的“高辉度彩色发光管”,即使是白天,在室外也能得到色彩鲜艳,明亮的图像。  1985年3月17日  在日本举行的筑波科学万国博览会上,索尼公司建造的超小屏幕彩色电视墙亮相。它位于中央广场上,长40米、高25米,面积达1000平方米,整个建筑有14层楼房那么高。相当一台1857英寸彩电。超小屏幕由36块小型发光屏组成,每块重1吨,厚1.8米 4行9作品共有45万个彩色发光元件。通过其顶部安装的摄像机,可以随时显示会场上的各种活动,并播放索尼公司的各种广告性录像。  1985年  英国电信公司(BT)推出综合数字通信网络。它向用户提供话音、快速传送图表 、传真、慢扫描电视终端等。 1991年11月25日  日本索尼公司的高清晰度电视开始试播:其扫描线为1125条,图像质量提高了100%;画面纵横比改传统的9:12为9:16,增强了观赏者的现场感;平机视角从10度扩展到30度,映图更有深度感;电视面像“画素”从28万个增加 为127万个单位面积画面的信息量一举提高了近4倍……因此,观看高清晰度电视的距离不是过去屏高的7倍而是3倍,且伴音逼真,采用4声道高保真立体声,富有感染力。  1995年  日本索尼公司推出超微型彩色电视接收机(即手掌式彩电),只有手掌一样小小 ,重量为280克。具有扬声器,也有耳机插孔,液晶显示屏约5.5厘米,画面看来虽小,但图像清晰,其最明显的特点是:以人的身体作天线来取得收视效果,看电视时将两根引线套在脖子上,就能取得室外天线般的效果。  1996年  日本索尼公司推向市场“壁挂”式电视:其长度60厘米、宽38厘米,而厚度只有3.7厘米,重量仅1.7千克,犹如一幅壁画。  中国的发展  1958年9月2日  我国第一台电视机制造成功,开始播送黑白电视,并建立了相应的电视工业。  1973年开始试播彩色电视。

文章TAG:电视  电视机  在哪  哪个  电视机是在哪个年代普遍的  一般的的动画片几点播出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