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电信机顶盒720p50h2什么意思

该机型的机顶盒设备播放是视频是普通分辨率的视频,无法播放高清视频文件。高清视频分辨率需要达到1080的分辨率。
你好!最输出分辨率720线,频率50H z如有疑问,请追问。

电信机顶盒720p50h2什么意思

2,彩色电视机中的扫描系统的作用是什么

彩色电视机中的扫描系统的作用是,行扫描的频率是15625KH,它的扫描显示上下,场扫描的频率是50H它的扫描显示左右水平,在行场扫描的同时屏幕上显示出信息。
扫描系统由同步分离电路、场扫描电路和行扫描电路组成。 扫描电路的作用是:产生与发送端同频同相的行、场锯齿波电流,控制显像管的电子束作有规律的扫描,并形成良好的光栅。

彩色电视机中的扫描系统的作用是什么

3,2012咸宁小红在家中看电视时把遥控器一摁电视关了可是还

(1)10A(2)0.2kwh(3)五月一号上午8:00到五月三号上午10:00是50小时P=W/T=0.2/50=0.004kw=4W
不知道,啥意思?
他们的都不对,提示你,温度
你好!(1)从该电能表的表盘参数可知,当通过电能表的电流小于10A时,电能表可以安全稳定工作.(2)在小红外出这段时间里,她家的电视机消耗的电能是0812.6-0812.4=0.2kW?h.(3)小红家电视机在待机状态下电功率是0.2kW?h/50h=0.004KW=4W.如有疑问,请追问。

2012咸宁小红在家中看电视时把遥控器一摁电视关了可是还

4,液晶显示器的常见问题

到灰阶响应时间,首先来看一下什么是灰阶。我们看到液晶屏幕上的每一个点,即一个像素,它都是由红、绿、蓝(rgb)三个子像素组成的,要实现画面色彩的变化,就必须对rgb三个子像素分别做出不同的明暗度的控制,以“调配”出不同的色彩。这中间明暗度的层次越多,所能够呈现的画面效果也就越细腻。以8 bit的面板为例,它能表现出256个亮度层次(2的8次方),我们就称之为256灰阶。 由于液晶分子的转动,lcd屏幕上每个点由前一种色彩过渡到后一种色彩的变化,这会有一个时间的过程,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响应时间。因为每一个像素点不同灰阶之间的转换过程,是长短不一、错综复杂的,很难用一个客观的尺度来进行表示。因此,传统的关于液晶响应时间的定义,试图以液晶分子由全黑到全白之间的转换速度作为液晶面板的响应时间。由于液晶分子“由黑到白”与“由白到黑”的转换速度并不是完全一致的,为了能够尽量有意义的标示出液晶面板的反应速度,传统的响应时间的定义,基本以“黑—白—黑”全程响应时间作为标准。 但是当我们玩游戏或看电影时,屏幕内容不可能只是做最黑与最白之间的切换,而是五颜六色的多彩画面,或深浅不同的层次变化,这些都是在做灰阶间的转换。事实上,液晶分子转换速度及扭转角度由施加电压的大小来决定。从全黑到全白液晶分子面临最大的扭转角度,需施以较大的电压,此时液晶分子扭转速度较快。但涉及到不同不同明暗的灰度切换,实现起来就困难了,并且日常在显示器上看到的所有图像,都是灰阶变化的结果,因此黑白响应的测量方式已经不能正确的表达出实际的意义,为此,灰阶响应时间的概念就顺应而出了。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灰阶响应更难控制,需要的时间更长,但实际情况却有可能完全相反。因为厂商可以通过特殊的技术,使灰阶响应时间大大提高,反过来比传统的黑白响应时间短很多。比如使用响应时间加速芯片,可以使25ms黑白响应时间的产品拥有8ms的灰阶响应时间。灰阶响应时间与原来的黑白响应时间含义和性质差别很大,两者之间没有明确的对应关系,但又都是对液晶响应时间的描述。
1: LCD显示器看电视问题?因为lcd彩显的可支持场频/行频范围为55hz-75hz、30khz60khz;而电视机的场/行频为:50h /15.625khz。两者工作频率相差太多,所以,除非使用有倍频功能的电视信号接收盒(只要它的频率在显示器标准频率范围内是可以显示的), 否则 lcd显示器无法看电视。 2: 为何从不同角度看,显示亮度及画面颜色会有所不同?液晶显示器是以液晶为基本材料,但液晶本身并不发光,所以采用背光透射机制,由于用户站在不同的角度,光透过液晶的折射角度不同,所以感觉到亮度不一样。在lcd中,采用背光透射机制,虽然光线能穿透正确的液晶像素,但倾斜的光线也会穿透相邻的像素,所以从正常视角之外观看时会发现颜色严重失真。 3: 液晶彩显在重启或关掉主机时为什么有时会画闪?同样寸别的液晶显示器可视面积,比普通crt显示器可视面积大,它采用的是全画面显示方式。很多液晶显示器都存储了不同分辨率的标准画面。为了让客户方便使用,很多都设置了自动调整画面功能,就是液晶显示器在开关机或切换模式时会自动调整画面。所以用户看到开关机画闪是显示器正处于自动调整画面的过程,这是正常现象,请放心使用 4: 普通液晶显示器与液晶tv所使用panel面板有何区别?普通液晶显示器输入信号一般是静止的画面信号,而液晶tv输入的信号为连续变化的视频图像,所以对液晶tv的panel面板要求响应时间要求比较快,使画面不会有拖影现象。液晶tv可用来接收电视信号,那么它的亮度,对比度,可视角度要求比较高,使观众可以从较大距离及角度都能清楚看清画面。 5: 为什么液晶显示器有些分辨率下作图,所画的圆不圆?因为lcd的分辨率与crt显示器不同,不能任意调整,它是制造商所设置和规定的。就是指 lcd屏只含有固定数量的液晶单元,只能在全屏幕使用种分辨率显示(每个单元就是一个像素),一般是1024×768。计算机输出的模式是多种(如:640×480),液晶显示器会对超出或低于液晶panel分辨率的模式进行缩小或放大来合成像素点。所以,液晶显示器有些分辨率下作图,所画的圆不够圆。建议15寸液晶使用1024×768的分辨率,17寸液晶使用1280×1024的分辨率。 6: 为什么液晶显示器在关机时会有横线或竖线条纹?由于液晶屏是由240万个液晶单元组成,每个单元相单于电容。由于具有电容充放电的过程,所以液晶显示器显示的静止画面不会有闪烁现象。但是,显示3d画面,由于图像刷新快,液晶电容响应时间不如crt来的快,在关机的时候或画面切换时屏幕会有淡淡的余辉,即关机看到横线或竖线条纹,这是正常的,请放心使用
http://www.gzdn.com.cn/hardwarerepair/lcd/20060704/
液晶面板制造时选用的控制IC、滤光片和定向膜等配件,与面板的对比度有关,对一般用户而言,对比度能够达到350:1就足够了,但在专业领域这样的对比度平还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相对CRT显示器轻易达到500:1甚至更高的对比度而言。只有高档液晶显示器才能达到这样如此程度,由于对比度很难通过仪器准确测量,所以挑的时候还是要自己亲自去看才行。 亮度 液晶是一种介于固态与液态之间的物质,本身是不能发光的,需借助要额外的光源才行。因此,灯管数目关系着液晶显示器亮度。最早的液晶显示器只有上下两个灯管,发展到现在,普及型的最低也是四灯,高端的是六灯。四灯管设计分为三种摆放形式:一种是四个边各有一个灯管,但缺点是中间会出现黑影,解决的方法就是由上到下四个灯管平排列的方式,最后一种是“U”型的摆放形式,其实是两灯变相产生的两根灯管。六灯管设计实际使用的是三根灯管,厂商将三根灯管都弯成“U”型,然后平行放置,以达到六根灯管的效果。 信号响应时间 响应时间指的是液晶显示器对于输入信号的反应速度,也就是液晶由暗转亮或由亮转暗的反应时间,通常是以毫秒(ms)为单位。要说清这一点我们还要从人眼对动态图像的感知谈起。人眼存在“视觉残留”的现象,高速运动的画面在人脑中会形成短暂的印象。动画片、电影等一直到现在最新的游戏正是应用了视觉残留的原理,让一系列渐变的图像在人眼前快速连续显示,便形成动态的影像。人能够接受的画面显示速度一般为每秒24张,这也是电影每秒24帧播放速度的由来,如果显示速度低于这一标准,人就会明显感到画面的停顿和不适。按照这一指标计算,每张画面显示的时间需要小于40ms。这样,对于液晶显示器来说,响应时间40ms就成了一道坎,低于40ms的显示器便会出现明显的“拖尾”或者“残影”现象,让人有混沌之感。要是想让图像画面达到流畅的程度,则就需要达到每秒60帧的速度。 响应时间12ms=1/0.012=每秒约显示83帧画面 响应时间16ms=1/0.016=每秒约显示63帧画面 响应时间25ms=1/0.025=每秒约显示40帧画面 响应时间30ms=1/0.030=每秒约显示33帧画面 通过上面的内容我们了解到了响应时间与画面帧数的关系。由此看来响应时间是越短越好。所以目前市场上响应时间最低的接受范围是25ms。主流的液晶显示器的响应时间可以达到16ms,某些型号则上到了一个高峰——12ms。可视角度 液晶的可视角度是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当背光源通过偏极片、液晶和取向层之后,输出的光线便具有了方向性。也就是说大多数光都是从屏幕中垂直射出来的,所以从某一个较大的角度观看液晶显示器时,便不能看到原本的颜色,甚至只能看到全白或全黑。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制造厂商们也着手开发广角技术,到目前为止有三种比较流行的技术,分别是:TN+FILM、IPS(IN-PLANE -SWITCHING)和MVA(MULTI-DOMAIN VERTICAL alignMENT)。 TN+FILM这项技术就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一层广视角补偿膜。这层补偿膜可以将可视角度增加到150度左右,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在液晶显示器中大量的应用。不过这种技术并不能改善对比度和响应时间等性能,也许对厂商而言,TN+FILM并不是最佳的解决方案,但它的确是最廉价的解决方法,所以大多数台湾厂商都用这种方法打造15寸液晶显示器。 IPS(IN-PLANE -SWITCHING,板内切换)技术,号称可以让上下左右可视角度达到更大的170度。IPS技术虽然增大了可视角度,但采用两个电极驱动液晶分子,需要消耗更大的电量,这会让液晶显示器的功耗增大。此外致命的是,这种方式驱动液晶分子的响应时间会比较慢。 MVA(MULTI-DOMAIN VERTICAL alignMENT,多区域垂直排列)技术,原理是增加突出物来形成多个可视区域。液晶分子在静态的时候并不是完全垂直排列,在施加电压后液晶分子成水平排列,这样光便可以通过各层。MVA技术将可视角度提高到160度以上,并且提供比IPS和TN+FILM更短的响应时间。这项技术是富士通公司开发的,目前台湾奇美(在大陆奇丽是奇美的子公司)和台湾友达获得授权使用此技术。 可视角度分为平行和垂直可视角度,水平角度是以液晶的垂直中轴线为中心,向左和向右移动,可以清楚看到影像的角度范围。垂直角度是以显示屏的平行中轴线为中心,向上和向下移动,可以清楚看到影像的角度范围。可视角度以“度”为单位,目前比较常用的标注形式是直接标出总水平、垂直范围,如:150/120度,目前最低的可视角度为120/100度(水平/垂直),低于这个值则不能接受,最好能达到150/120度以上。

文章TAG:电视  电视机  50h  是什么  电视机的50h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